本文分析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现状,以甘肃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例,该度假区通过文旅深度融合,打造黄河大合唱等特色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文章指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旅游品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升游客体验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需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蓝色黄河,丹霞绝壁”,这是广大游客对太极岛美景的真实感触。12月2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临夏州永靖县刘家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这里,拥有“蓝色黄河,丹霞绝壁”的黄河丹霞风光、创造了6项世界之最的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太极岛湿地、花卉品种多达30余种的浪漫黄河花堤、恬静悠然的枣社乡村等。
据了解,度假区总面积达11.56平方公里,地处黄河河谷,平均海拔1600米,四季分明,夏季凉爽,气候宜人。
2021年,永靖县依托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提出了旅游产业化主攻方向和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奋斗目标。
2022年初,永靖县将刘家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纳入全县文旅产业总体布局,并精心选取黄河三峡省级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太极岛和恐龙湾作为两大片区,全力开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2024年6月,创建工作完成,并成为了甘肃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太极岛导游部经理何玲玲告诉记者,度假区全面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以黄河文化、恐龙文化为要素的“文化 旅游”融合发展,研学热度持续上升。同时,通过举办徒步赛、篮球赛、羽毛球、桨板、广场舞、钓鱼等赛事活动和水上运动项目,推进体旅融合发展。
由于度假区处在“丝绸之路”与“黄河文明”交汇衔接处,文化荟萃,异彩纷呈,以花儿和傩舞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恐龙足迹为代表的古生物文化、以王氏铁器铸造技艺和古建筑修复技艺等国家级非遗为代表的工匠文化共同构成了度假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依此,度假区围绕“黄河”主题,构建了“黄河康养度假”“黄河地理探索”和“黄河民俗体验”三大核心产品体系,已发展成为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康养运动、文化体验、亲子研学、会议团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截至今年11月,度假区旅游接待人数263.97万人次,收入达15.6亿元。
本文来自作者[50cnnet]投稿,不代表物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国物联网第一门户|物联中国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50cnnet.com/zonghe/37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物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国物联网第一门户|物联中国的签约作者“50cnnet”!
希望本篇文章《一文解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旅游度假区发展)(【甘快看】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甘肃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文旅深度融合 奏响“黄河大合唱”)》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物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国物联网第一门户|物联中国]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本文分析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现状,以甘肃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例,该度假区通过文旅深度融合,打造黄河大合唱等特色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文章指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促进地方经...